态字的意思和解释
态
⼼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6001 CJK 基本汉字
态字概述
〔态〕字拼音是(tài),部首是⼼部,总笔数是8画。
〔态〕字结构是上下结构,可拆解为(⿱太心)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态〕字仓颉码是KIP,五笔是DYNU,四角码是4033。
〔态〕字统一码UNICODE是U+600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4577,UTF8:E68081。
〔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态的意思
态 tài ㄊㄞˋ
基本解释
①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
②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同本义。
態,意态也。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柔远能迩。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荀子 · 成相》。按:“诈态也。”尽变态乎其中。 张衡《西京赋》滂心淖态。 《楚辞 · 大招》狗偷致态。 傅毅《舞赋》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楚辞 · 离骚》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李渔《芙蕖》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淮南子》尽态极妍。 唐 · 杜牧《阿房宫赋》密则无态。 清 · 龚自珍《病梅馆记》
posture; carriage; attitide;
3.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 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condition; appearance;
4.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voice;
态字的翻译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Gesinnung (S), Haltung (S), Verhältnis (S)
conduite, tenue, manières, mine (ex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