帙字的意思和解释
帙
⼱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5E19 CJK 基本汉字
帙字概述
〔帙〕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8画。
〔帙〕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巾失)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帙〕字仓颉码是LBHQO,五笔是MHRW06 MHTG98 MHRW86 ,四角码是4523.0。
〔帙〕字统一码UNICODE是U+5E1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4089,UTF8:E5B899。
〔帙〕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属次常用字。
帙的意思
帙 zhì ㄓˋ
基本解释
①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②整理书籍:“书乱谁能~,杯干自可添”。
③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巾,失声。本义:包书套子,用布帛制成。
2.同本义。
帙,书衣也。 《说文》。今人谓之函。合为三帙,三十卷。 唐 ·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帙帷(包书的布套)
cloth slip-case for a book;
3.书;书的卷册、卷次。
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 宋 ·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诗赋篇帙繁多,不入《诗经》,而自为—略。 清 · 章学诚《校雠通义 · 补校“汉艺文志”》
道帙(道家的书);一帙(一册书;一套书)
book; volume;
动词
◎整理书籍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杜甫《晚晴》 【漢典】。
rearrange the books;
帙的国语辞典解释
帙 zhì ㄓˋ
详细解释
名
1.书、画的封套。
南朝梁 · 萧统《文选序》:“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唐 · 王维《济州过赵叟家宴》诗:“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2.套装书。
唐 ·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3.量词。计算函套或包裹书籍的单位。
《南史 · 卷二二 · 王昙首传》:“何承天礼论三百卷,俭抄为八帙,又别抄条目为十三卷。”《新唐书 · 卷八四 · 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帙的两岸词典解释
帙字的翻译
book cover; satchel or bag
Bucheinband (S)
étui ou boîte pour ranger les livres, ranger un livre dans son étui
チツ ふま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