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字的意思和解释

yóu

⼪部 共4画 独体字 U+5C24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 通用字 独体字

⼪ 部

4 画

1 画

独体字

形声字

1354

yóu

jau4

4301.0

U+5C24

E5B0A4

IKU

DNYI06 DNYI98 DNV86

尤字概述

〔尤〕字拼音是(yóu),部首是⼪部,总笔数是4画

〔尤〕字结构是独体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尤〕字仓颉码是IKU,五笔是DNYI06 DNYI98 DNV86 ,四角码是4301.0

〔尤〕字统一码UNICODE是U+5C2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3588,UTF8:E5B0A4

〔尤〕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尤的意思

yóu ㄧㄡˊ

基本解释

特异的,突出的。~为( wéi )。~异。无耻之~。

更加,格外。~其。

过失。效~(学着别人做坏事)。

怨恨,归咎。怨天~人。

姓。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

2.同本义。

,异也。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当之猶之古文,犬子也。,怪也。 《小尔雅》,异也。 《广雅》夫有物。 《左传 · 昭公八年》。注:“异也。”而视之 《左传 · 襄公二十六年》。服注:“甚也。”然有知强弱之所 《管子 · 侈靡》。注:“殊绝也。”夫子,物之也。 《庄子》

尤功(功绩最卓著。亦指功绩最卓著的人)

outstanding;

3.惊异。

公饮之酒,厚酬之,赐及从者。司马亦如之。张丐之。 《左传》

staring;

动词

1.责备;怪罪。

其室。 《左传 · 襄公十五年》。注:“责过也。”畜君何 《孟子》。注:“何尤,无过也。”不怨天,不人。 《论语 · 宪问》

尤苦(苛责;污蔑);尤恶(谴责和憎恶);尤怨(埋怨;怨恨)

blame;

2.缠绵;爱昵 。

尤殢(尤云殢雨;也指放娇撒赖,纠缠不清);尤红殢翠(比喻男女间的缠绵亲昵);尤云殢雨(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linger; show tender affection for;

名词

1.过失,罪过。

废为残贼,莫知其 《诗 · 小雅 · 四月》

尤诟(过失和羞辱);尤违(过失;过错);尤累(过失)

mistake;

2.姓。

副词

尤其,更加 义兴人谓三横,而 处尤剧。——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

尤甚;尤妙。

particularly;

尤的国语辞典解释

yóu ㄧㄡˊ

详细解释

1.怨恨、责怪。

《诗经 · 鄘风 · 载驰》:“许人尤之,众穉且狂。”《论语 ·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2.亲近、喜爱。

唐 · 罗隐《春中湘中题岳麓寺僧舍》诗:“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宋 · 柳永《如鱼水 · 帝里疏散》词:“共绿蚁,红粉相尤。”

更加、格外。

《史记 · 卷一 · 五帝本纪 · 太史公曰》:“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唐 ·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

1.特异。

唐 ·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2.过失。

《诗经 · 小雅 · 四月》:“废为残贼,莫知其尤。”《论语 · 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姓。如宋代有尤鹤。

尤的两岸词典解释

yóu ㄧㄡˊ

详细解释

1.怨恨;责怪。

怨天尤人。

2.更加;格外。

尤甚、尤为突出。

3.《书》特异;突出。

尤物、拔尤。

4.过失。

以儆效尤、言寡尤,行寡悔。

5.姓。

尤字的翻译

especially, particularly

besonders, insbesondere , You (Eig, Fam)

surtout, en particulier

ユウ ウ もっとも とが とがめ とがめ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