嗾字的意思和解释

sǒu

⼝部 共14画 左中右结构 U+55FE 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 通用字

⼝ 部

14 画

11 画

左中右结构

形声字

25141533131134

sǒu

sau2

6803.4

U+55FE

E597BE

RYSK

KYTD

嗾字概述

〔嗾〕字拼音是(sǒu),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4画

〔嗾〕字结构是左中右结构,可拆解为(⿰口族)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嗾〕字仓颉码是RYSK,五笔是KYTD,四角码是6803.4

〔嗾〕字统一码UNICODE是U+55F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2014,UTF8:E597BE

〔嗾〕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属次常用字

嗾的意思

sǒu ㄙㄡˇ

基本解释

〔~使〕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

指使狗的声音。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族声。本义:使狗;发出使狗咬人的声音。

2.同本义。

夫獒焉 《左传 · 宣公二年》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唐 · 李贺《公无出门》

give vocal signals to a dog;

3.教唆,指使。

家奴乱捶之… 《聊斋志异》

instigate;

4.泛指使唤;呼之使行。

那只白鹅,见地下有血,各处流动,就来吃血,穿珠人把鹅去,不久又复走来。 沈从文《月下小景》

order about;

嗾的国语辞典解释

sǒu ㄙㄡˇ

详细解释

1.以口作声对狗发出命令。

《左传 · 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唐 · 李贺《公无出门》诗:“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2.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

《北史 · 卷二六 · 宋隐传》:“尔如狗耳!为人所嗾。”《聊斋志异 · 卷三 · 商三官》:“以醉谑忤邑豪,豪嗾家奴乱捶之,舁归而毙。”

zú ㄗㄨˊ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嗾的两岸词典解释

sǒu ㄙㄡˇ

详细解释

1.《书》发出声音驱使狗。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二年》)。

2.《书》指使;教唆。

尔如狗耳!为人所嗾(《北史‧卷二十六‧宋隐列传》)。

嗾字的翻译

to set a dog on; incite, instigate

anspornen, animieren

agacer

ソウ シュ サ ソク ゾク そそのかす けしか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