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字的意思和解释
吞
⼝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541E CJK 基本汉字
吞字概述
〔吞〕字拼音是(tūn,tiān),部首是⼝部,总笔数是7画。
〔吞〕字结构是上下结构,可拆解为(⿱天口)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吞〕字仓颉码是HKR,五笔是GDKF,四角码是2060.3。
〔吞〕字统一码UNICODE是U+541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1534,UTF8:E5909E。
〔吞〕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吞的意思
吞 tūn ㄊㄨㄣ
基本解释
①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
②兼并,侵占。~没( mò )。~并。~蚀。~占。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2.同本义。
吞,咽也。 《说文》吞舟大鱼也。 《后汉书 · 杜笃传》注吞长江。 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与风水相吞吐。 宋 · 苏轼《石钟山记》气吞万里如虎。 宋 ·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
devor; swallow;
3.吞并,消灭掉。
吞,灭也。 《广雅》兼有吞周之意。 《战国策 · 西周策》而交吞揆之。 《楚辞 · 天问》吞二周。 汉 · 贾谊《过秦论》
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
annex;
4.容纳。
吞若云梦者八九。 司马相如《子虚赋》
contain;
5.忍受。
气断声吞。 《聊斋异 · 促织》
吞恨。
suffer;
形容词
◎痴呆 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dull-witted;
吞的国语辞典解释
吞 tūn ㄊㄨㄣ
详细解释
动
1.不加以咀嚼就整个咽下去。
《晋书 · 卷九五 · 艺术传 · 单道开传》:“恒服细石子,一吞数枚,日一服,或多或少。”唐 · 杜甫《渼陂行》:“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吞服药丸、狼吞虎咽、囫囵吞枣。
2.兼并、消灭。
汉 · 桓宽《盐铁论 · 轻重》:“其后彊吞弱 大兼小,并为六国。”《三国演义 · 第三三回》:“袁绍存日,常有吞辽东之心。”
侵吞、独吞。
3.包含、容纳。
《文选 · 陆机 · 辩亡论上》:“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气吞山河。
名
◎姓。如汉代有吞景云。
吞的两岸词典解释
吞字的翻译
swallow; absorb, annex, engulf
einnehmen, ergreifen , hinunterschlucken, verschlucke , Tun (Eig, Fam)
avaler, dévorer, accaparer
ドン トン テン の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