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字的意思和解释
俘
⺅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4FD8 CJK 基本汉字
俘字概述
〔俘〕字拼音是(fú),部首是⺅部,总笔数是9画。
〔俘〕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亻孚)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俘〕字仓颉码是OBND,五笔是WEBG,四角码是2224.7。
〔俘〕字统一码UNICODE是U+4FD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0440,UTF8:E4BF98。
〔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俘的意思
俘 fú ㄈㄨˊ
基本解释
①打仗时被擒的敌人。~虏。战~。遣~。
②打仗时擒住敌人。~获。被~。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人,孚( fú )声。本义:俘获。
2.同本义。
俘,军所获也。 《说文》以为俘聝。 《春秋传》。按,死者取左耳为聝,生者为俘。俘,取也。 《尔雅》。李注:“囚敌曰俘。”俘二百五十人。 《左传 · 宣公二年》
生俘(活捉);俘斩(俘获斩首);俘系(俘获拴缚);俘执(俘获擒捉);俘敌数千。
capture; take prisoner;
3.缴获;指用战争手段获取对方土地或物质等。
俘厥宝玉。 《书 · 汤誓》俘我王官。 《左传 · 成公十三年》
俘劫(侵犯掠夺);俘邑(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有所有权的城邑)
take; get;
名词
1.俘虏。
夷不乱华,俘不干盟。 《左传 · 定公十年》
伤俘(受伤的俘虏);战俘(战争中捉住的敌人)
captive;
2.通“宝”。珍贵之物。
齐人来归 卫俘。 《左传 · 庄公六年经》
valuable article;
俘的国语辞典解释
俘 fú ㄈㄨˊ
详细解释
名
◎作战时所擒获的敌人。
《左传 · 僖公二十八年》:“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孔子家语 · 卷一 · 相鲁》:“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
俘虏。
动
◎掳获。
《左传 · 成公十三年》:“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明史 · 卷一 · 太祖本纪一》:“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
俘的两岸词典解释
俘字的翻译
prisoner of war; take as prisoner
einfangen (V), gefangen nehmen (V)
capturer, faire prisonnier, prisonnier
フ とり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