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字的意思和解释
佩
⺅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4F69 CJK 基本汉字
佩字概述
〔佩〕字拼音是(pèi),部首是⺅部,总笔数是8画。
〔佩〕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亻𫥞)组成,造字法是会意字。
〔佩〕字仓颉码是OHNB,五笔是WWGH06 WWGH98 WMGH86 ,四角码是2721.0。
〔佩〕字统一码UNICODE是U+4F6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0329,UTF8:E4BDA9。
〔佩〕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佩的意思
佩 pèi ㄆㄟˋ
基本解释
①挂,带。~带。~戴。~剑。
②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
③心悦诚服。~服。钦~。敬~。可~。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2.同本义。
佩,大带佩也。 《说文》青青子佩。 《诗 · 郑风 · 子衿》共王之服玉佩玉。 《周礼 · 王府》。注:“王之所带者。”遗余佩兮澧浦。 《楚辞 · 湘君》
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ornament worn as a pendant at the waist in ancient China;
3.姓。
动词
1.佩带,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戴在或挂在胸前、臂上、肩上或腰间。
佩之金玦。 《左传 · 闵公二年》古代君子,必佩玉。 《礼记 · 玉藻》佩其象揥。 《诗 · 魏风 · 葛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 · 项羽本纪》
佩章(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佩巾(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佩玉(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wear;
2.钦佩,敬仰。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express admiration for;
3.携带,随身拿着。
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 《白虎通 · 衣裳》杻阳之山,有兽名鹿蜀,佩之宜子孙。 《山海经 · 南山经》。注:“谓带其皮毛。”
佩仰(钦佩和信仰);佩慰(钦佩欣慰);佩德勿谖(受到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bring with;
佩的国语辞典解释
佩的两岸词典解释
佩字的翻译
belt ornament, pendant; wear at waist, tie to the belt; respect
bewundern (V), tragen (V)
ハイ おびる は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