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字的意思和解释

gài

⼀部 共4画 独体字 U+4E10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 通用字 独体字

⼀ 部

4 画

3 画

独体字

形声字

1215

gài

koi3

1020.7

U+4E10

E4B890

MYVS

GHNV

丐字概述

〔丐〕字拼音是(gài),部首是⼀部,总笔数是4画

〔丐〕字结构是独体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丐〕字仓颉码是MYVS,五笔是GHNV,四角码是1020.7

〔丐〕字统一码UNICODE是U+4E1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19984,UTF8:E4B890

〔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丐的意思

gài ㄍㄞˋ

基本解释

乞求。

讨饭的人。乞~。

给与、施与:“沾~后人多矣”。

详细解释

动词

1.乞求,乞讨。

求愿曰匃。 《通俗文》匃,求也。 《广雅》不强 《左传 · 昭公六年》毋或匄夺。 《左传 · 昭公十六年》沐沐我。 《史记 · 外戚世家》,乞也。 《字汇》不抽屋,不强 《左传 · 昭公六年》

丐饭;丐物;丐食;丐计(乞求计策);丐施(乞求布施);丐贷(乞贷);丐养(给人收养为义子)

beg;

2.求,请求。

邹君 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序于予。 孙文《序》

丐命(乞命。请求饶命);丐祠(请求奉祠);丐退(请求辞职);丐留(请求留任);丐贷(请求借贷)

ask for;

3.给予;施舍,把财物给与人。

尽取善绘,匄诸宫人。 《汉书 · 广川惠王越传》。注:“遗之也。”我匄若。 《汉书 · 西域传》。马注:“与也。”又出库钱一千万,以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 韩愈《太原王公墓志铭》后人多矣。 《新唐书 · 赞》

give;

4.免除,宽免。

诏以州镇十一水旱,其田租,开仓振恤。 《北史》

remit;

名词

乞丐,以乞讨为生的人。

于戏,者,言语如斯,可编为论。 元结《丐论》

老丐;丐头;丐人;丐夫;丐者;丐棍(以乞讨为业的无赖);丐首(丐头);丐帮(有组织的乞丐团伙)

beggar;

丐的国语辞典解释

gài ㄍㄞˋ

详细解释

1.乞求。

《字汇 · 一部》:“丐,乞也。”《史记 · 卷四九 · 外戚世家》:“丐沐沐我,请食饭我。”

2.给予。

唐 · 韩愈《江南西道观察史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又出库钱二千万,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

乞食的人。

唐 ·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 邱墓。”

乞丐。

丐的两岸词典解释

gài ㄍㄞˋ

详细解释

1.以乞讨为生的人。

丐帮、乞丐。

2.《书》乞求;乞讨。

偶在道上行走,忽见一人褴褛丐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3.姓。

丐字的翻译

beggar; beg; give

カイ カツ カチ こ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