奰字的意思和解释
奰
⼤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5970 CJK 基本汉字
奰字概述
〔奰〕字拼音是(b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8画。
〔奰〕字结构是上下结构,可拆解为(⿱𦋹大)组成,造字法是会意字。
〔奰〕字仓颉码是WLWWK,五笔是LLLD,四角码是6043.6。
〔奰〕字统一码UNICODE是U+59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2896,UTF8:E5A5B0。
奰的意思
奰 bì ㄅㄧˋ
基本解释
①不醉而怒:“内~于中国。”
②壮大:“食楮多力而~。”
③迫:“到此但知山,尽忘水奔~。”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怒而作气的样子。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诗 · 大雅 · 荡》
奰怒(愤怒);奰屃(气盛作力的样子)
be angry;
奰的国语辞典解释
奰 bèi ㄅㄟˋ
详细解释
形
◎壮大。
《玉篇 · 大部》:“奰,壮也。”《淮南子 · 墬形》:“食木者多力而奰。”
动
1.怨怒。
《诗经 · 大雅 · 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汉 · 毛亨 · 传:“不醉而怒曰奰。”唐 · 元结《二风诗 · 乱风诗 · 至惑》:“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2.逼迫。
南朝陈 · 无名氏《代陈司空答贞阳侯书》:“贼臣侯景,内奰中国,掘剪公室,鞭挞寓县。”
奰的两岸词典解释
奰 bèi ㄅㄟˋ
详细解释
1.《书》壮大。
食木者多力而奰(汉‧刘安《淮南子‧墬形》)。
2.《书》怒。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诗经‧大雅‧荡》)。
3.《书》逼迫。
贼臣侯景,内奰中国(南朝陈‧无名氏《代陈司空答书》)。
奰字的翻译
anger
Ärger, Zorn (S)
ヒ 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