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字概述
〔笠〕字拼音是(l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1画。
〔笠〕字结构是上下结构,造字法是形声字。
〔笠〕字五笔是TUF。
〔笠〕字统一码UNICODE是U+F9F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CI),十进制:63992,UTF8:EFA7B8。
笠的意思
笠 lì ㄌㄧˋ
基本解释
①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 dǒu )~。竹~。草~。
②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盖。~覆。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竹,立声。本义: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2.同本义,也叫“斗笠”。
笠,簦无柄也。 《说文》簦谓之笠。 《广雅》何蓑何笠。 《诗 · 小雅 · 无羊》台笠缁撮。 《诗 · 小雅 · 都人士》
笠子(箬笠);笠蓑(斗笠与蓑衣);笠毂(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笠檐(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bamboo hat;
3.关家禽的笼子 。
鸡笠;鸭笠。
bamboo cage;
4.用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
笠盖;笠覆。
triangle cover;
笠的国语辞典解释
笠 lì ㄌㄧˋ
详细解释
名
◎用竹皮或竹叶编成,可以挡雨遮阳的帽子。
《诗经 · 周颂 · 哀耜》:“其笠伊纠,其镈斯赵。”汉 · 毛亨 · 传:“笠,所以御暑雨也。”唐 · 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斗笠、竹笠。
笠的两岸词典解释
笠字的翻译
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chapeau de pluie en bamb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