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字的意思和解释
達
⻌部 共12画 半包围结构 U+9054 CJK 基本汉字
達字概述
〔達〕字拼音是(dá,tà),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2画。
〔達〕字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可拆解为(⿺辶𦍒)组成。
〔達〕字仓颉码是YGTQ,五笔是FUGP06 FUPK98 FUDP86 ,四角码是3430.4。
〔達〕字统一码UNICODE是U+905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6948,UTF8:E98194。
達的国语辞典解释
達 dá ㄉㄚˊ
详细解释
动
1.通。
《吕氏春秋 · 孟春纪 · 重己》:“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
直达车、四通八达。
2.到。
《书经 · 禹贡》:“浮于淮泗、达于河。”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实现、完成。
目的已达。
4.表现。
词不达意。
5.通晓事理。
《论语 · 雍也》:“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6.告诉。
传达、转达。
形
1.显达、显贵。
《文选 · 李密 · 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达官贵人。
2.常行不变。
《礼记 · 三年问》:“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达德、达道。
3.豁达、宏达。
达人、达见。
副
◎遍。
《书经 · 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名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达子,明代有达云。
達 tà ㄊㄚˋ
详细解释
形
◎挑达:(1) 往来自由。《广韵 · 入声 · 曷韵》:“达,挑达,往来貌。”唐 · 王维《赠吴官》诗:“不如侬家任挑达,草𪨗捞虾富春渚。”(2) 行为轻薄放纵。晋 · 干宝《搜神记 · 卷五》:“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挑达无度。”也作“佻达”、“佻𠉂”。
達的两岸词典解释
達 dá ㄉㄚˊ
详细解释
1.到达;达到。
抵达、欲速则不达、伤亡已达数十人、不达目的,决不甘休。
2.通晓;明白。
洞达、通权达变、知书达理。
3.心胸开阔,不为世俗观念所束缚。
达观、明达、旷达。
4.显贵;显达。
闻达、达官贵人、飞黄腾达。
5.表达。
传达、下达、词不达意。
6.姓。
達字的翻译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erlangen, erreichen (V)
atteindre, arriver à, exprimer, communiquer
タツ ダチ タチ とおる とど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