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字的意思和解释

biàn pián biǎn bàn

⾟部 共21画 左中右结构 U+8FAF CJK 基本汉字

⾟ 部

21 画

14 画

左中右结构

414311341112514143112

biàn,pián,biǎn,bàn

bin6

0044.1

U+8FAF

E8BEAF

YJYRJ

UDYF06 UYUH98 UYUH86

辯字概述

〔辯〕字拼音是(biàn,pián,biǎn,bàn),部首是⾟部,总笔数是21画

〔辯〕字结构是左中右结构,可拆解为(⿴辡言)组成。

〔辯〕字仓颉码是YJYRJ,五笔是UDYF06 UYUH98 UYUH86 ,四角码是0044.1

〔辯〕字统一码UNICODE是U+8FA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6783,UTF8:E8BEAF

辯的意思

biàn ㄅㄧㄢˋ

基本解释

见“”。

辯的国语辞典解释

biàn ㄅㄧㄢˋ

详细解释

1.争论是非曲直。

《孟子 · 滕文公下》:“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明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与之论辩,言和而色怡。”

辩护、辩驳、狡辩、强辩。

2.判别、分别。

《易经 · 履卦 · 象曰》:“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后汉书 · 卷四九 · 仲长统传》:“苟目能辩色,耳能辩声,口能辩味,体能辩寒温者,将皆以修絜为讳恶。”

3.变化。

《庄子 · 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 · 成玄英 · 疏:“辩者,变也。”

善于辩说的。

辩士、辩才无碍。

1.巧言。

《战国策 · 秦策一》:“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史记 · 卷七四 · 孟子荀卿传》:“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

2.文体名。如唐代韩愈的《讳辩》。也作“”。

辯的两岸词典解释

biàn ㄅㄧㄢˋ

详细解释

1.论辩;辩解。

能言善辩、辩论、答辩。

2.能言善道的。

辩士、辩才。

3.《书》辨别;辨明。通“”。

苟目能辩色,耳能辩声,口能辩味,体能辩寒温(《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

辯字的翻译

dispute, argue, debate, discuss

discuter, débattre, argumenter

ヘン ベン ヘツ ヘチ ハン わ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