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字的意思和解释

⾙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8CE6 CJK 基本汉字

⾙ 部

15 画

8 画

左右结构

251113411212154

fu3

6384.0

U+8CE6

E8B3A6

BCMPM

MFHY06 MGAY98 MGAH86

賦字概述

〔賦〕字拼音是(),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5画

〔賦〕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貝武)组成。

〔賦〕字仓颉码是BCMPM,五笔是MFHY06 MGAY98 MGAH86 ,四角码是6384.0

〔賦〕字统一码UNICODE是U+8CE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6070,UTF8:E8B3A6

賦的意思

fù ㄈㄨˋ

基本解释

见“”。

賦的国语辞典解释

fù ㄈㄨˋ

详细解释

1.征收。

《说文解字 · 贝部》:“赋,敛也。”汉 · 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2.给与、授与。

《汉书 · 卷一一 · 哀帝纪》:“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

赋与、天赋异禀。

3.吟咏、写作。

《文选 · 司马迁 · 报任少卿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晋 · 陶渊明《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横槊赋诗。

4.分布、散布。

《诗经 · 大雅 · 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赋。”汉 · 毛亨 · 传:“赋,布也。”

1.税收。

《汉书 · 卷一一 · 哀帝纪》:“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税赋、田赋。

2.《诗经》六义之一。铺陈直言其事,有别于比喻和托物起兴。

南朝梁 · 刘勰《文心雕龙 · 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3.文体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韵文,多用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史记 · 卷八四 · 屈原贾生传》:“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唐 · 李白《大猎赋》:“白以为赋者古诗之流,辞欲壮丽,义归博达。”

诗、词、歌、赋。

4.资质。

禀赋。

賦的两岸词典解释

fù ㄈㄨˋ

详细解释

1.税收。

田赋、赋税、租赋。

2.授予;给予。

赋予。

3.人的天性;天生的资质。

禀赋、天赋。

4.《诗经》六义之一。指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

5.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用韵,但句式类似散文,常用于写景叙事,也用于抒情说理,盛行于汉魏六朝。

楚辞汉赋。

6.作(诗、词)。

横槊赋诗、即兴赋诗、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7.《书》征收或交纳(税)。

岁赋其二、赋以重税。

賦字的翻译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verleihen (V)

impôt, poème, composer (un poème)​

フ みつ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