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字的意思和解释

huì

⾔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8AF1 CJK 基本汉字

⾔ 部

16 画

9 画

左右结构

4111251521251152

huì

wai5

0465.6

U+8AF1

E8ABB1

YRDMQ

YNKH06 YNKG98 YNHH86

諱字概述

〔諱〕字拼音是(hu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6画

〔諱〕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言韋)组成。

〔諱〕字仓颉码是YRDMQ,五笔是YNKH06 YNKG98 YNHH86 ,四角码是0465.6

〔諱〕字统一码UNICODE是U+8AF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5569,UTF8:E8ABB1

諱的意思

huì ㄏㄨㄟˋ

基本解释

见“”。

諱的国语辞典解释

huì ㄏㄨㄟˋ

详细解释

1.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

《左传 · 庄公十八年》:“夏,公追戎于济西。不言其来,讳之也。”《宋史 · 卷三一四 · 范仲淹传》:“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讳言。

2.隐瞒,有所保留。

《新唐书 · 卷一四五 · 杨炎传》:“玄宗事夷狄,戍者多死,边将讳不以闻。”《警世通言 · 卷三三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夫妇之间,死生相共,有事尽可商量,万勿讳也。”

直言无讳、讳疾忌医。

1.有所隐避的事物。

《新唐书 · 卷九六 · 房玄龄传》:“朕论公等功,定封邑,恐不能尽,无有讳,各为朕言之。”

2.表示避称尊长名字的用语,用法如:“父讳〇〇”、“母讳〇〇”。也可用来代指尊长的名字。

唐 ·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儒林外史 · 第三回》:“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名讳、上讳。

諱的两岸词典解释

huì ㄏㄨㄟˋ

详细解释

1.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便说。

讳言、忌讳、隐讳。

2.忌讳的事。

犯讳。

3.避称帝王或尊长名字的用语;也指所讳的名字。

名讳、避讳。

4.姓。

諱字的翻译

conceal; shun; regard as taboo

für tabu erklären, tabuisieren

cacher, taire, tabou

キ いみな い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