詘字的意思和解释

chù

⾔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8A58 CJK 基本汉字

⾔ 部

12 画

5 画

左右结构

411125152252

qū,chù

wat1

0267.7

U+8A58

E8A998

YRUU

YBMH

詘字概述

〔詘〕字拼音是(qū,chù),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2画

〔詘〕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言出)组成。

〔詘〕字仓颉码是YRUU,五笔是YBMH,四角码是0267.7

〔詘〕字统一码UNICODE是U+8A5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5416,UTF8:E8A998

詘的意思

qū ㄑㄩ

基本解释

见“”。

詘的国语辞典解释

qū ㄑㄩ

详细解释

1.弯曲。

《荀子 · 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2.屈服、折服。

《战国策 · 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3.吐词艰涩、言语钝拙。

《史记 · 卷一〇三 · 万石张叔传 ·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君子欲讷于言’”句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讷’字多作‘诎’,音同耳。古字假借。”

1.冤屈。

《吕氏春秋 · 贵直论 · 壅塞》:“宋王因怒而诎杀之。”

2.反而。

《战国策 · 秦策四》:“一举众而注地于楚,诎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

姓。如汉代有诎强。

chù ㄔㄨˋ

详细解释

贬低。

《战国策 · 韩策三》:“彼公仲者,秦势能诎之。”

詘的两岸词典解释

qū ㄑㄩ

详细解释

1.《书》弯曲;屈服。

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荀子‧劝学》)、诎寸伸尺,圣人为之(汉‧刘安《淮南子‧泛论》)。

2.姓。

詘字的翻译

bend, stoop, crouch; to yield

クツ チュツ トツ クチ チュチ ノチ ドツ しりぞける まがる まげる かがむ かがめ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