褘字的意思和解释

huī

⻂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8918 CJK 基本汉字

⻂ 部

14 画

9 画

左右结构

45234521251152

huī,yī

fai1

3525.6

U+8918

E8A498

LDMQ

PUNH06 PUNG98 PUNH86

褘字概述

〔褘〕字拼音是(huī,yī),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4画

〔褘〕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衤韋)组成。

〔褘〕字仓颉码是LDMQ,五笔是PUNH06 PUNG98 PUNH86 ,四角码是3525.6

〔褘〕字统一码UNICODE是U+891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5096,UTF8:E8A498

褘的意思

huī ㄏㄨㄟ

基本解释

王后的祭服。衣上有野雞的圖紋。《玉篇•衣部》:“褘,畫翬雉於王后之服也。”

蔽膝;佩巾。佩之於前,可以蔽膝,蒙之於首,可以覆額。《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详细解释

名词

王后的祭服。衣上有野雞的圖紋 。

褘衣(王后所穿,上有五彩雞形圖案的祭服) 【漢典】。

ceremonial robe of empress worn in time of sacrifice;

yī ㄧ

基本解释

美好。《文選•張衡〈東京賦〉》:“漢帝之德,侯其褘而。”

褘的国语辞典解释

huī ㄏㄨㄟ

详细解释

1.用以遮蔽膝前或覆盖额头的方巾。

唐 · 皮日休《九讽系述 · 悲游》:“荷为裯兮芰为摆,荃为䘿兮薜为袆。”

2.王后的祭服,上面画有五彩的雉鸡图案。

《周礼 · 天官 ·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汉 · 郑玄 · 注:“袆衣,画翚者。……从王祭先王则服袆衣。”

褘的两岸词典解释

huī ㄏㄨㄟ

详细解释

1.古代王后的祭服,上有翚形图纹。

2.《书》覆盖在膝前或额头的方巾。

褘字的翻译

ceremonial gowns of a queen

イ 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