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字的意思和解释
脫
⽉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812B CJK 基本汉字
脫字概述
〔脫〕字拼音是(tuō),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1画。
〔脫〕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兌)组成。
〔脫〕字仓颉码是BCRU,五笔是EWKQ,四角码是7821.6。
〔脫〕字统一码UNICODE是U+812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3067,UTF8:E884AB。
脫的意思
脫 tuō ㄊㄨㄛ
基本解释
①離開,落掉。~產。~髮( fà )。~節。~離。~落。~貧(擺脫貧困)。~稿(完成著作)。~手。擺~。掙~。臨陣逃~。
②遺漏。~漏。~誤。~文(因抄刊古書而誤脫的字。亦稱「奪文」)。
③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換骨。
④倘若,或許。~有不測。
⑤輕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輕率,不講究禮貌)。輕~(輕率,不持重,放蕩)。
⑥姓。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从肉,兌( duì )聲。本義:肉去皮骨。
2.同本義。
脫,消肉臞也。 《說文》肉去骨曰脫。 《爾雅》肉曰脫之,魚曰作之,棗曰新之。 《禮記 · 內則》其狀若脫。 《列子 · 天瑞》筋骨盡脫矣。 清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peel off;
3.離;脫離。
則脫然愈。 《公羊傳 · 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言脫於口。 《管子 · 霸形》蠃蚌脫殼。 [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魚不可脫於深淵。 《韓非子 · 喻老》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脫禍(擺脫禍害);脫了干係;脫凡(脫離凡俗);脫屍(靈魂脫離屍體);脫出(離出);脫清(脫離干係);脫卯(榫頭離開卯眼);脫難(脫離患難)
separate oneself from;
4.脫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宋 · 蘇軾《後赤壁賦》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歐陽修《秋聲賦》
脫羽;脫毛;脫葉
shed;
5.脫下,取下。
脫衣就功。 《國語 · 齊語》虎賁之士脫劍。 《孔子家語 · 辨樂》攬裙脫絲履。 《玉臺新詠 ·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脫我戰時袍。 《樂府詩集 · 木蘭詩》脫帽著帩頭。 《樂府詩集 · 陌上桑》脫械居監外。 清 · 方苞《獄中雜記》
脫巾(脫下頭巾);脫白(脫去白衣,進入仕途);脫肩(脫衣露肩);脫械(去掉刑具);脫腳(脫去鞋襪);脫褐(脫去粗衣);脫素穿色(脫掉白色的孝服,換上豔麗的服裝。表示守孝期已過);脫白掛綠(脫去便裝,換上官服。指已登科及第);脫剝(脫掉;剝去)
take off;
6.逃。
幸得脫矣。 《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自度不得脫。 宋 ·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脫京口。脫籠之鵠。 明 · 袁宏道《滿井遊記》脫人於死。 清 · 方苞《獄中雜記》
脫去(逃走);脫走(脫身逃走或隱遁);脫免(脫身免禍或免災);脫命(脫逃得命);脫監(脫獄。越獄);脫樊(逃出樊籠);脫網(漏網,逃脫);脫竄(逃竄);脫歸(脫身逃歸);脫放(放走;釋放)
escape from;
7.失去;散落,缺漏。
脫去章句,是以難知。 《抱朴子 · 鈞世》
脫氣(泄氣;沒出息);脫光(日月失去光輝);脫色(失色);脫簡(原指簡片散失。後泛指書本有缺頁或文字有脫漏);脫角(折脫獸角)
fall in a scattering way; omit; lose;
8.把東西變賣出去或把貨物推銷出去 。
脫售(將貨物脫手售出)
dispose of;
9.照着描畫;臨摹。
彩筆描畫我娘形,像貌儀容脫似真。 王仲文《王祥臥冰》
copy;
10.過去。
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 《莊子 · 天道》
pass;
11.欺騙 。
脫嘴落須(說話不顧事實,胡編亂造);脫天漏網(用欺騙的手段暗中行事);脫賺(欺騙甩脫)
deceive;
12.冒出,說出。
穎脫而出。 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名词
1.指病情突變、陰陽相離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脫之名,惟陽氣驟越,陰陽相離,汗出如油,六脈垂絕,一時急迫之症,方名爲脫。 《臨證指南醫案 · 脫》
prostration syndrome;
2.又指中風脫證。
凡中風昏倒,…最要分別閉與脫二證明白。 《醫宗必讀》
副词
1.表示頻度,相當於「偶爾」。
事既未然,脫可免禍。 《後漢書》
once in a while;
2.表示推斷,相當於「或者」。
脫時過,止寒溫而已。 《世說新語》
perhaps;
連
◎表示假設,相當於「倘若」。
脫獲回耗。 唐 · 李朝威《柳毅傳》
脫使(猶倘使。表示假設);脫或(倘或);脫若(倘若)
if;
形容词
1.灑脫;放任。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 《詩 · 召南 · 野有死麇》則脫然而喜矣。 《淮南子 · 精神》
脫然(輕鬆愉快、無拘無束的樣子);脫直(爽快,耿直)
free and easy;
2.疏忽,輕漫。
無禮則脫。 《左傳 · 僖公三十二年》入險自脫。
脫的国语辞典解释
脫 tuō ㄊㄨㄛ
详细解释
动
1.取下、解下、除去。
唐 · 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脱衣、脱鞋、脱水、脱脂。
2.掉落。
《文选 · 谢庄 · 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脱皮、脱发。
3.离开、避开。
《抱朴子 · 外篇 · 用刑》:“犹长剑不可倒捉,巨鱼不可脱渊也。”《史记 · 卷三三 · 鲁周公世家》:“桓子诈而得脱。”
脱节、脱轨、摆脱、逃脱。
4.漏掉、缺漏。
《汉书 · 卷三〇 · 艺文志》:“书缺简脱,礼坏乐崩。”
脱漏。
5.变卖或推销东西。
这件珠宝因价格昂贵,很难脱手。
形
1.动作迅速。
元 · 王实甫《丽春堂 · 第一折》:“扑的呵箭飞金电,脱的呵马过似飞熊。”
动如脱兔。
2.疏略、轻慢。
《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疏脱。
3.率性不受拘束。
洒脱。
副
◎或者。表推想。
《后汉书 · 卷一五 · 李通传》:“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脫 tuì ㄊㄨㄟˋ
详细解释
动
◎蝉、蛇等动物脱去皮壳,或指人死超生。
《庄子 · 玉乐》:“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聊斋志异 · 卷二 · 珠儿》:“冤闭穷泉,不得脱化。”
副
◎宽舒、舒展、身心愉悦。
《淮南子 · 精神》:“今夫繇者,揭镢臿,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当此之时,得茠越下,则脱然而喜矣。”汉 · 高诱 · 注:“脱,舒也。言繇人之得小休息,则气得舒,故喜也。”
脫的两岸词典解释
脫 tuō ㄊㄨㄛ
详细解释
1.脱落;掉下。
脱皮、脱发、狂风大作,枯叶尽脱。
2.(从身上)取下。
脱帽、脱鞋、脱裤子。
3.除掉。
脱磁、脱蜡、脱毛剂。
4.脱离;摆脱。
脱产、脱臼、开脱、脱身。
5.(文字)遗漏。
脱漏、脱误、脱了一行字。
6.姓。
脫字的翻译
take off, peel off, strip
abnehmen, ausziehen (V), abwerfen, abstreifen, abfallen, ausfallen, entfernen (V, Bio), entkommen, entgehen, entfliehen, entrinnen (V), fehlen (V), vernachlässigen (V, Lit), wenn, falls (Konj, Lit), Tuo (Eig, Fam)
enlever, ôter, se débarrasser de
ダツ タツ タチ エツ エチ タイ テ ぬぐ ぬげ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