縋字的意思和解释
縋
⺯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7E0B CJK 基本汉字
縋字概述
〔縋〕字拼音是(zhu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5画。
〔縋〕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糸追)组成。
〔縋〕字仓颉码是VFYHR,五笔是XWNP06 XTNP98 XWNP86 ,四角码是2793.7。
〔縋〕字统一码UNICODE是U+7E0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2267,UTF8:E7B88B。
縋的意思
縋 zhuì ㄓㄨㄟˋ
基本解释
①用繩索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放。《説文•糸部》:“縋,以繩有所縣也。”
②繩索。《廣雅•釋器》:“縋,索也。”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从糸( mì ),追聲。本義:糸在繩子上放下去。
2.同本義。
縋,以繩有所懸也。 《說文》夜縋納師。 《左傳 · 襄公十九年》子佔使師夜縋而登。 《左傳 · 昭公十九年》[燭之武]夜縋而出。 《左傳 · 僖公三十年》敵兵攻城,綱身督戰,募壯士縋城而下。 《宋史》
縋關(從關門旁緣繩而下);縋城(由城上以繩索垂至平地,緣之而下)
let down(with a rope);
3.拽;拉 。
縋牛(拉牛;牽牛);縋手(拉手)
pull; draw;
名词
◎繩索。
登者六十人,縋絕,師鼓譟,城上之人亦噪。 《左傳》
縋絕(繩斷);系縋(繫結繩索)
rope;
縋的国语辞典解释
縋 zhuì ㄓㄨㄟˋ
详细解释
动
◎以绳索悬绑物体往下坠送。
《说文解字 · 糸部》:“缒,以绳有所县也。”《左传 · 僖公三十年》: “夜缒而出。”唐 · 刘禹锡《机汲记》:“及泉而修绠下缒,盈器而圆轴上引。”
縋的两岸词典解释
縋字的翻译
climb down rope; hang by rope
suspendre
ツイ ズイ す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