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字的意思和解释
紳
⺯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D33 CJK 基本汉字
紳字概述
〔紳〕字拼音是(shēn),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1画。
〔紳〕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糸申)组成。
〔紳〕字仓颉码是VFLWL,五笔是XJHH,四角码是2590.6。
〔紳〕字统一码UNICODE是U+7D3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2051,UTF8:E7B4B3。
紳的意思
紳 shēn ㄕㄣ
基本解释
①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子,引申爲束紳的人。~束(用帶子束腰,喻約束)。縉~(舊時高官的裝束,轉用爲官宦的代稱)。
②舊稱地方上有勢力、有地位的人。~士。鄉~。官~。土豪劣~。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糸( mì ),申聲。本義: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帶。
2.同本義。
紳,大帶也。 《說文》紳,帶也。 《廣雅》。按,大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禮記 · 玉藻》衣裳所以必有紳帶者,示敬謹自約整也。 《白虎通》端嗶紳。 《禮記 · 內則》。注:「大帶所以自紳約也。」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 明 · 劉基《賣柑者言》
紳笏(大帶與笏板);紳帶(古時士大夫束腰之大帶);紳緌(紳,大帶;緌冠帶之末端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職的人);紳冕(腰帶和冠。借指士大夫)
girdle;
3.舊指地方上有地位權勢的人物或他們所屬的階級。
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文天祥《指南錄 · 後序》兩家紳衿共一百四五十人,一同到祠堂口迎接當事。 《儒林外史》
官紳;土豪劣紳;鄉紳(指地方上有權勢有地位的人);紳宦(泛稱官員);紳民(紳士自稱;紳士與民衆);紳商(紳士和商人);紳董(紳士和董士);紳衿(地方紳士和在學的人)
gentleman; gentry;
動
◎束上帶子,佩大帶 紳之束之。——《韓非子·外儲》 又
紳束(約束)
bind;
紳的国语辞典解释
紳 shēn ㄕㄣ
详细解释
名
1.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说文解字 · 糸部》:“绅,大带也。”《论语 · 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三国魏 · 何晏 · 集解:“绅,大带也。”
2.退职的官僚或地方上有名望的人。
官绅、乡绅、土豪劣绅。
动
◎约束。
《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书曰:‘绅之束之’;宋人有治者,因重带自绅束也。”
紳的两岸词典解释
紳字的翻译
girdle; tie, bind; gentry
Schärpe (S), Vornehme (S), binden (V), gürten (V), Gebildete
notable
シン おおお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