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字的意思和解释

ráo náo

⽊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6A48 CJK 基本汉字

⽊ 部

16 画

12 画

左右结构

1234121121121135

ráo,náo

naau4

4491.1

U+6A48

E6A988

DGGU

SFFQ

橈字概述

〔橈〕字拼音是(ráo,náo),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6画

〔橈〕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木堯)组成。

〔橈〕字仓颉码是DGGU,五笔是SFFQ,四角码是4491.1

〔橈〕字统一码UNICODE是U+6A4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7208,UTF8:E6A988

橈的意思

náo ㄋㄠˊ

基本解释

船槳。五代十國後蜀•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詞》:“畫舸停橈,槿花林外竹橫橋。”

彎曲。《列子•湯問》:“汨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橈。”《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橈直就曲,斲方為刓。”

曲解﹑歪曲。《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周陽由傳》:“所愛者,橈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

冤屈。《禮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上已橈功臣。”

擾亂。《易經•說卦》:“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削弱。《漢書•卷一•;高帝紀》:“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橈的国语辞典解释

náo ㄋㄠˊ

详细解释

船桨。

五代十国后蜀 · 欧阳炯《南乡子 · 画舸停桡》词:“画舸停桡,槿花林外竹横桥。”

1.弯曲。

《列子 · 汤问》:“汨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桡。”《新唐书 · 卷一三二 · 吴兢传》:“桡直就曲,斲方为刓。”

2.曲解、歪曲。

《汉书 · 卷九〇 · 酷吏传 · 周阳由传》:“所爱者,桡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

3.冤屈。

《礼记 · 月令》:“斩杀必当,毋或枉桡。”《史记 · 卷五三 · 萧相国世家》:“ 上已桡功臣。”

4.扰乱。

《易经 · 说卦》:“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

5.削弱。

《汉书 · 卷一 · 高帝纪》:“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橈的两岸词典解释

náo ㄋㄠˊ

详细解释

1.树木枝干弯曲。

2.《书》弯曲;使弯曲。

唯辕直且无桡也(《周礼‧考工记‧辀人》)、神农之桡木为耒,教民耕耨(汉‧王充《论衡‧感虚》)。

3.《书》冤枉;委屈。

斩杀必当,毋或枉桡(《礼记‧月令》)。

4.《书》扰乱;搅乱。

桡万物者,莫疾乎风(《易经‧说卦》)。

5.《书》削弱。

尧南桡交趾,北怀幽都(《尸子‧卷下》)。

6.《书》屈从;屈服。

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

7.《书》干预;冒犯。

宦官桡权,制之不得其术(《新唐书‧卷八‧穆宗等纪赞》)。

8.《书》顾望。古代军法术语。

廷尉当恢逗桡,当斩(《史记‧卷一〇八‧韩长孺列传》)。

ráo ㄖㄠˊ

详细解释

1.《书》船桨。

画舸停桡,槿花林外竹横桥(五代后蜀‧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词)、夜深池上兰歇桡,断续歌声彻太微(唐‧曹唐《汉武帝思李夫人诗》)。

2.《书》小船。

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桡(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

橈字的翻译

bent or twisted piece of wood; a paddle

rame courte, radius

ドウ ニョウ ジョウ かじ たわむ たわめ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