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字的意思和解释
楛
⽊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95B CJK 基本汉字
楛字概述
〔楛〕字拼音是(hù,kǔ),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2画。
〔楛〕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木苦)组成。
〔楛〕字仓颉码是DTJR,五笔是SADG,四角码是4496.4。
〔楛〕字统一码UNICODE是U+695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6971,UTF8:E6A59B。
楛的意思
楛 kǔ ㄎㄨˇ
基本解释
◎粗劣,不坚固,不精致。~耘伤岁(不精致的耕作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木,苦声。( hù )本义:①一种树。《说文》:“楛木也。”《韩非子·十过》:“有楛高至于丈。”②谓器物粗劣不坚固。
2.粗劣的,粗制滥造的。
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 《荀子 · 议兵》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 《荀子 · 王霸》芒轫楛。 《荀子 · 富国》楛耕伤稼。 《荀子 · 天论》。注:“谓粗恶不精也。”
楛僈(粗略轻慢);楛耕伤稼(粗劣的耕种,有害于农作物的生长);楛窳(粗恶不精)
rough; of poor quality;
3.恶劣;不正当。
问楛者,勿告也。 《荀子 · 劝学》
evil;
动词
1.通“枯”。枯槁 。
楛死(枯死。楛,通“枯”);楛菀(枯荣。喻荣辱。楛,通“枯”)
wither;
2.另见 hù。
楛的国语辞典解释
楛 hù ㄏㄨˋ
详细解释
名
◎一种似荆而色红的植物,茎可作箭杆。
《广韵 · 上声 · 姥韵》:“楛,木名,堪为矢干。”《诗经 · 大雅 · 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孔颖达正义引陆机云:“楛,其形似荆而赤,茎似蓍。上党人织以为牛筥、箱器,又屈以为钗。”
楛 kǔ ㄎㄨˇ
详细解释
形
1.粗劣不坚固。
《荀子 · 议兵》:“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唐 · 杨倞 · 注:“窳,器病也。楛,滥恶,谓不坚固也。”
2.比喻不正当。
《荀子 · 劝学》:“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唐 · 杨倞 · 注:“楛与苦同,恶也。问楛,谓所问非礼义也。”
楛的两岸词典解释
楛字的翻译
coarse, crude; plant
ustensile cassé, gattilier : arbuste dont les branches servaient à confectionner des flèches et de la vannerie
コ 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