攣字的意思和解释

luán liàn

⼿部 共23画 上下结构 U+6523 CJK 基本汉字

⼿ 部

23 画

19 画

上下结构

41112515544445544443112

luán,liàn

lyun4

2250.2

U+6523

E694A3

VFQ

YXXR

攣字概述

〔攣〕字拼音是(luán,liàn),部首是⼿部,总笔数是23画

〔攣〕字结构是上下结构,可拆解为(⿱䜌手)组成。

〔攣〕字仓颉码是VFQ,五笔是YXXR,四角码是2250.2

〔攣〕字统一码UNICODE是U+652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5891,UTF8:E694A3

攣的意思

luán ㄌㄨㄢˊ

基本解释

拘系;牽繫。《説文•手部》:“攣,係也。”《廣韻•仙韻》:“攣,攣綴。”

抽搐;痙攣。《素問•皮部論》:“寒多則筋攣骨痛。”

卷曲不能伸展。《集韻•綫韻》:“攣,手足曲病。”

详细解释

1.形聲。從手,羉( luán )聲。本義:維繫,牽繫。

2.同本義。

,係也。 《說文》有孚如。 《易 · 小畜》。馬注:「連也。」

攣綴(聯結);攣結(糾結);攣牽(牽制;束縛);攣索(繫繩);攣格(捆縛;束縛)

tie;

3.抽搐,痙攣;手足蜷曲不能伸直。

痿躄爲 《素問 · 疏五過論》筋散則不,故辛可以養筋。 宋 · 王安石《洪範傳》

攣曲(蜷曲);攣臥(蜷曲而臥);攣屈(蜷曲)

contraction;

liàn ㄌㄧㄢˋ

基本解释

〔攣攣〕同“戀戀”。眷戀。《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攣的国语辞典解释

lüán ㄌㄩㄢˊ

详细解释

1.牵系、连系。《说文解字 · 手部》:“挛,系也。”《易经 · 中孚 ·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唐 · 孔颖达 · 正义:“挛如者,相牵系不绝之名也。”明 · 陆采《怀香记 · 第四〇出》:“赤绳早挛双踵,并缔兹萝。”或读为ㄌㄨㄢˊ luán。

2.手、足因抽搐而弯曲不能伸直。《集韵 · 去声 · 线韵》:“挛,手足曲病。”

痉挛。《三国志 · 卷二 · 魏书 · 文帝纪》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句下裴松之注引《续汉书》曰: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不复行。或读为ㄌㄨㄢˊ luán。

liàn ㄌㄧㄢˋ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攣的两岸词典解释

luán ㄌㄨㄢˊ

详细解释

弯曲而不能伸直。

痉挛。

攣字的翻译

tangled; entwined; crooked

verbogen

lier

レン ひ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