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字的意思和解释

sàng sāng

⼗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55AA CJK 基本汉字

⼗ 部

12 画

10 画

上下结构

122512511534

sàng,sāng

song1

4073.2

U+55AA

E596AA

GRRV

FKKE

喪字概述

〔喪〕字拼音是(sàng,sāng),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2画

〔喪〕字结构是上下结构

〔喪〕字仓颉码是GRRV,五笔是FKKE,四角码是4073.2

〔喪〕字统一码UNICODE是U+55A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1930,UTF8:E596AA

喪的意思

sāng ㄙㄤ

基本解释

哀葬死者的禮儀。如:居喪;服喪;治喪。《論語•陽貨》:“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人的屍體、骨殖。《春秋•僖公元年》:“夫人氏(哀姜)之喪至自齊。”

姓。《通志•氏族略五》:“喪氏,見《姓苑》。”

详细解释

名词

1.喪儀;喪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爲死者舉行的哀悼儀式。泛指喪事,人死後殮、奠殯、葬等事宜。

秦不哀吾而伐吾同姓, 秦則無禮。 《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

喪紀(喪事);喪宰(主持喪事的人);喪家(有喪事的人家);治喪(辦理喪事);喪車(送葬者坐的車);喪制(治喪的禮制);喪庭(靈堂);喪器(喪事用器具);喪荒(指諸侯臣下的喪事及荒年)

funeral ceremony;

2.人的屍體、骨殖。

(靈柩;殯儀隊)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 《明史 · 海瑞傳》

喪次(停靈治喪的地方);喪具(人死後所需的棺槨、衣被之類);喪柩(靈柩);喪靈(死屍;靈柩)

corpse;

3.禍難。

自經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唐 ·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喪氛(預兆死亡的雲氣);喪禍(喪亂);喪亂(死亡;禍亂)

misfortune;

1.服喪,持喪。

子上之母死而不 《禮記 · 檀弓上》

居喪;國喪;號喪(遭親喪而哭泣致哀);喪人(居喪的人);喪居(喪家所在);喪食(禮制規定的居喪時的飲食);喪音(報喪的聲音);喪冠(服喪時所戴的一種帽子);喪娶(在服喪期間婚娶);喪期(服喪的期限);喪幘(居喪時戴的頭巾);喪幡(喪家掛白條旗)

be in mourning;

2.悲悼;傷悼。

狂夫樂之,賢者焉。 《商君書 · 更法》

grieve over the death of;

3.另見 sàng;sang。

sàng ㄙㄤˋ

基本解释

逃亡;流亡。《説文•哭部》:“喪,亡也。”

失去;丟掉。《詩•大雅•皇矣》:“受禄無喪,奄有四方。”

滅亡;失敗。《論語•憲問》:“夫如是,奚而不喪?”

沮喪;悲悼。《商君書•更法》:“狂夫之樂,賢者喪焉。”

忘記;忘掉。《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

人死。《白虎通•崩薨》:“人死謂之喪。”

详细解释

1.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義:喪失。

2.同本義。

,亡也。 《說文》東北朋。 《易 · 坤》。馬注:「失也。」受祿無 《詩 · 大雅 · 皇矣》無夫子乎。又,人無以爲寶。 《禮記 · 檀弓》宣王既南國之師。 《國語 · 周語》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耳。 《孟子 · 告子上》偃王行仁義而其國。 《韓非子 · 五蠹》

喪明(眼睛失明);喪檢(喪失德行,失去檢點);喪履(失去庇護);喪精(失神);喪心(心理反常;喪失理智);喪志(喪失心志);喪律(喪失軍紀);喪師(失去民心);喪師辱國(軍隊損失,國家蒙受恥辱);喪資(失去財產)

forfeit; lose;

3.死去。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身。 宋 · 司馬光《訓儉示康》

喪軀(喪身);喪元(掉頭顱);喪僕(亡身);喪身(喪命);喪沒(滅亡,死亡);喪明之痛(喪子之痛);喪親(父或母亡);喪室(妻室喪亡);喪家子(喪失其家無所依存的人)

die;

4.滅亡;失敗。

六國互,率賂秦耶? 宋 · 蘇洵《六國論》

喪師(戰敗);喪國之社(國家滅亡,無人祭祀的宗廟);喪師(戰敗而損失軍隊);喪陷(失陷);喪敗(因失敗而受損失)

perish;

5.逃亡;流亡 。

喪人(逃亡到他國的人);喪物(耗竭財物)

escape;

6.忘記,忘掉。

今者吾我,汝知之乎? 《莊子》

forget;

7.灰心喪氣 。

喪惘(悵惘失神);喪沮(灰心失望);喪門(喪家之門。或稱惡人或使人倒黴的人)

be discouraged;

8.另見 sāng;sang。

sang ㄙㄤ˙

详细解释

1.喪、喪 sang。

2.——見「哭喪着臉」( kūsangzhe liǎn )

3.另見 sāng;sàng。

喪的国语辞典解释

sāng ㄙㄤ

详细解释

1.有关死者的事宜。

《史记 · 卷八 · 高祖本纪》:“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居丧、治丧、吊丧。

2.尸体。

《春秋 · 僖公元年》:“夫人氏之丧至自齐。”《资治通鉴 · 卷六〇 · 汉纪五十二 · 献帝初平三年》:“鲍信战死,操购求其丧不得,乃刻木如信状,祭而哭焉。”

3.姓。如周代有丧左。

sàng ㄙㄤˋ

详细解释

1.逃亡。

《诗经 · 唐风 · 葛生 · 序》:“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

2.失去、丢掉。

唐 · 韩愈《李尚书书》:“魂亡魄丧,影灭迹绝。”

丧尽天良、丧权辱国、垂头丧志。

3.失败、毁灭。

《论语 · 宪问》:“夫如是,奚而不丧?”《国语 · 晋语》:“若纣有良子,而先纣丧,无章其恶而厚其败。”

4.死亡。

《书经 · 金縢》:“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南朝宋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 贤媛》:“郗嘉宾丧,妇兄弟欲迎妹还,终不肯归。”

喪的两岸词典解释

sāng ㄙㄤ

详细解释

1.与死亡相关的事。

丧事、治丧、守丧。

2.姓。

sàng ㄙㄤˋ

详细解释

1.失去;丢弃。

丧失、丧家之犬、丧尽天良、丧权辱国。

2.特指死亡。

丧亡、丧偶。

3.情绪低迷;失意。

颓丧、沮丧。

喪字的翻译

mourning; mourn; funeral

Trauer , etw. verlieren (V)

deuil, funérailles, perdre

ソウ も うしな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