儐字的意思和解释

bīn bìn

⺅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5110 CJK 基本汉字

⺅ 部

16 画

14 画

左右结构

3244512332511134

bīn,bìn

ban3

2328.6

U+5110

E58490

OJMC

WPGM

儐字概述

〔儐〕字拼音是(bīn,bìn),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6画

〔儐〕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亻賓)组成。

〔儐〕字仓颉码是OJMC,五笔是WPGM,四角码是2328.6

〔儐〕字统一码UNICODE是U+511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0752,UTF8:E58490

儐的意思

bìn ㄅㄧㄣˋ

基本解释

接引賓客或以禮迎賓。《説文•人部》:“儐,導也。”《玉篇•人部》:“儐,出接賓曰儐。”

接引賓客的人。晋左思《吴都賦》:“締交翩翩,儐從奕奕。”

陳列。《詩•小雅•常棣》:“儐爾籩豆,飲酒之飫。”

通“”。排斥;拋棄。《戰國策•齊策四》:“倍約儐秦,勿使争重。”

bīn ㄅㄧㄣ

基本解释

尊敬。《廣韻•真韻》:“儐,敬也。”《集韻•真韻》:“儐,敬也,孔穎達曰:賓以禮日儐。”

通“颦( pín )”。蹙眉。漢枚乘《菟園賦》:“儐笑連便。”

详细解释

1.形聲。從人,賓聲。本義:接引客人。

2.同本義。

,導也。 《說文》

guide;

3.字亦作擯。注:“出接賓曰擯。”

擯者,請期。 《儀禮 · 士冠禮》。注:“在主人曰擯,在客曰介。”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 《儀禮 · 聘禮》若有祭祀、賓客、喪紀,則擯。 《周禮 · 天官 · 內小臣》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 《周禮 · 秋官 · 司儀》。注:“出接賓曰擯,入詔禮曰相。”

儐士(引導初爲士者進見於王);儐相(迎賓稱儐,贊禮稱相)

4.陳列,擺。

爾籩豆。 《詩 · 小雅 · 常棣》

display;

5.通“”。排斥,拋棄。

厥親。 《逸周書》諸儒生相與排,不容於齊。 《漢書 · 主父偃傳》

repel;

6.通“”。尊敬。

山川,所以鬼神也。 《禮記 · 禮運》

respect;

名词

1.迎接客人的人。

其擯於天子也。 《禮記 · 曲禮下》。疏:“擯,謂天子接賓客之人也。”桓公令者延而上。 《管子 · 小問》者以告列子。 《莊子 · 列禦寇》

儐相(婚禮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 擯

waiter;

2.另見 bìn。

儐的国语辞典解释

bìn ㄅㄧㄣˋ

详细解释

1.导引、接待宾客。

《玉篇 · 人部》:“傧,出接宾曰傧。”《周礼 · 春官 · 大宗伯》:“王命诸侯,则傧。”

2.摆设、陈列。

《诗经 · 小雅 · 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汉 · 毛亨 · 传:“傧,陈。”

3.排斥。

《战国策 · 赵策二》:“六国从亲以傧畔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汉书 · 卷六四上 · 主父偃传》:“(主父偃)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

bīn ㄅㄧㄣ

详细解释

敬。

《礼记 · 礼运》:“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

接待宾客的人。

《聊斋志异 · 卷一 · 狐嫁女》:“公若为傧,执半主礼。”

儐的两岸词典解释

bīn ㄅㄧㄣ

详细解释

1.古代称接待宾客的人。今指婚礼中的男、女傧相。

2.《书》迎接、引导宾客。

王命诸侯则傧(《周礼‧春官‧大宗伯》)。

3.《书》敬奉。

山川所以傧鬼神也(《礼记‧礼运》)。

4.《书》陈列。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诗经‧小雅‧常棣》)。

儐字的翻译

entertain guests

demoiselle d'honneur (antiquité)​

ヒン みちび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