寘字的意思和解释

寘

zhì

⼧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2F86E CJK CJK-CIS

⼧ 部

13 画

10 画

上下结构

4451225111134

zhì

U+2F86E

F0AFA1AE

PXHW

寘字概述

〔寘〕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3画

〔寘〕字结构是上下结构

〔寘〕字五笔是PXHW

〔寘〕字统一码UNICODE是U+2F86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CIS),十进制:194670,UTF8:F0AFA1AE

寘的意思

寘 zhì ㄓˋ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动词

安排,放置。

,置也。 《说文新附》于丛棘。 《易 · 坎卦》坎坎伐檀兮,之河之干兮。 《诗 · 魏风 · 伐檀》姜氏于城颍。 《左传 · 隐公元年》彼周行。 《诗 · 周南 · 卷耳》凡害人者,之圜土。 《周礼 · 秋官 · 大司寇》

寘怀(放在心上);寘身(安身;存身)

place;

寘的国语辞典解释

寘 zhì ㄓˋ

详细解释

1.安置、放置。

《诗经 · 小雅 · 谷风》:“将恐将惧,寘予于怀。”

2.弃置、废止。

《左传 · 隐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颖。”

3.尽出。

《左传 · 昭公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将寘力焉。”

4.满。

汉 · 扬雄《太玄经 · 卷三 · 法》:“繘陆陆,缾寘腹,井潢洋,终不得食。”

寘的两岸词典解释

寘 zhì ㄓˋ

详细解释

1.《书》放置;安置。

将恐将惧,寘予于怀(《诗经‧小雅‧谷风》)。

2.《书》弃置;废弃。

遂寘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3.《书》遗留。

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左传‧昭公八年》)。

寘字的翻译

put aside, put down; discard

ablegen, ausschalten

mis de côté, à l'é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