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字的意思和解释

叱

chì

⼝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2F83A CJK CJK-CIS

⼝ 部

5 画

2 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25135

chì

U+2F83A

F0AFA0BA

KXN

叱字概述

〔叱〕字拼音是(ch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5画

〔叱〕字结构是左右结构,造字法是形声字

〔叱〕字五笔是KXN

〔叱〕字统一码UNICODE是U+2F83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CIS),十进制:194618,UTF8:F0AFA0BA

叱的意思

叱 chì ㄔˋ

基本解释

大声呵斥。怒~。~问。~骂。~责。~咤(发怒的声音)。~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匕( bǐ )声。本义:大声呵斥。

2.同本义。

,呵也。 《说文》大呵为 《苍颉篇》迮而吐之曰 《通俗文》手剑而之。 《公羊传 · 庄公十二年》大儿初醒,夫大儿声。 《虞初新志 · 秋声诗自序》

叱咤(怒喝);叱教(严格指教);叱辱(斥责侮辱)

loudly rebuke;

3.呼喊;吆喝。

回车牛牵向北。 白居易《卖炭翁》

叱名(呼名,报名);叱令(喝令);叱叫(大声呼喝);叱嚷(叫嚷)

shout at;

叹词

斥声或叫声。

喑恶咤。 《史记 · 淮阴侯传》

叱叱(呼喝声;大声指责的声音);叱咄(怒斥声)

cry;

叱的国语辞典解释

叱 chì ㄔˋ

详细解释

1.大声责骂。

《礼记 · 曲礼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怒叱。

2.吆喝。

唐 · 白居易《新乐府 · 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呼叱、喝叱。

叱的两岸词典解释

叱 chì ㄔˋ

详细解释

1.大声斥责。

叱令、呵叱、痛叱。

2.姓。

叱字的翻译

scold, shout at, bawl out

anschreien (V)

gro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