㚔字的意思和解释
㚔
⼤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3694 CJK 扩展A区
㚔字概述
〔㚔〕字拼音是(niè,xìng),部首是⼤部,总笔数是8画。
〔㚔〕字结构是上下结构,可拆解为(⿱大𢆉)组成。
〔㚔〕字仓颉码是KTJ,五笔是DUFJ。
〔㚔〕字统一码UNICODE是U+369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A区),十进制:13972,UTF8:E39A94。
㚔的意思
㚔 niè ㄋㄧㄝˋ
基本解释
①古代的刑具。《説文•㚔部》:“㚔,所以驚人也。”沈濤古本考:“《五經文字》云:‘㚔,所以犯驚人也。’當本《説文》,是古本有‘犯’字。”李亚农《殷契雜釋》:“今人則謂(㚔)為刑具之象形,大概手栲之類,有囚繫、撻伐、膺懲、拘執、攻擊一類的意思。”
②大声。《説文•㚔部》:“㚔,一曰大聲。一曰讀若瓠。”沈濤古本考:“此條頗多舛誤。祁相國曰:‘一曰讀若瓠’,‘一曰’二字衍。《漢志》‘河東郡狐讘縣’《集韻》作‘瓠讘。’《史》、《漢》侯表作‘瓡讘’。‘狐’、‘瓠’、‘瓡’蓋皆‘㚔’字之譌。讘為多言,㚔為大聲,義相近,而音讀如瓠。”徐灝注箋则以为“讀若瓠,當是輒字之譌。”并引《漢書•地理志》顔師古注曰:“瓠,即執字。”嚴章福校議議:“許所見當有以執為㚔者,是假借也。”
③不断作恶。《説文•幸部》:“一曰俗語以盜不止為㚔。”《左傳•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清承培元《説文引經證例》:“《左傳》曰‘則國無㚔民。諺曰:民之多㚔’,兩卒字今皆譌𡴘〔幸〕。左氏云‘諺’鄦(許)云‘俗語’,可證也。傳上言‘晋盜逃秦’,故云‘無㚔民’,猶言‘無盜民’也。多盜民,國之不𡴘也。”
㚔字的翻译
instrument of torture used in ancient times, loud, an evil doer all the times, (same as 幸) to rejoice, fortunate; prosperous
ジョウ ニョウ ニュウ コ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