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字的意思和解释
隸
⾪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6B8 CJK 基本汉字
隸字概述
〔隸〕字拼音是(lì),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7画。
〔隸〕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柰隶)组成。
〔隸〕字仓颉码是DFLE,五笔是SFII,四角码是4593.2。
〔隸〕字统一码UNICODE是U+96B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8584,UTF8:E99AB8。
隸的意思
隸 lì ㄌㄧˋ
基本解释
①奴隸;奴僕。引申为地位低下者的通称。《説文•隶部》:“隸,附箸也。”《廣雅•釋詁一》:“隸,臣也。”《廣韻•霽韻》:“隸,僕隸。”
②附屬;隸屬。《集韻•寘韻》:“隸,附也。”
③漢字字體的一種。即隸書。如:篆、隶、行、草、楷。《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④察看。《史記•酷吏列傳》:“關東吏隸郡國出入關者。”
⑤通“肄”。研習;研究。《史記•劉敬叔孫通傳》:‘羣臣習隸。’索隱:‘隸,亦習也。’”
⑥姓。《通志•氏族略五》:“隸氏,古有隸首善筭。”
详细解释
動
1.跟從;附屬。
隸而從者。 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不隸於宮觀之籍。 明 · 顧炎武《復庵記》
隸事(以故事相互隸屬)
be subordinate to;
2.通「離」。流離。
餓饉流隸,飢寒道路。 《漢書 · 敘傳 · 王命論》
live the life of a refugee;
3.通「肄」。
4.檢查。
關東吏隸郡國出入關者。 《史記 · 酷吏列傳》
examine; review; inspect;
5.練習。
廼令羣臣習隸。 《史記 · 劉敬叔孫通列傳》
practise;
名词
1.中囯古代對一種奴隸或差役的稱謂。
輿臣隸,隸臣僚。 《左傳》皆得以隸使之。 明 · 張溥《五人墓碑記》甿隸之人。 漢 · 賈誼《過秦論》欲效野夫賤隸。 明 ·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出入必輿隸。
隸人(職位低微的吏役;因罪被罰爲官奴而從事勞役的人);隸僕(僕役);隸戶(被沒入爲奴隸的人家);隸農(農奴,佃戶,代耕農)
slave; person in servitude;
2.特指衙役 。
視徒隸則心惕息。 司馬遷《報任安書》
皁隸
yamen runner;
3.即隸書(秦書八體之一。又名「八分體」。相傳爲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簡變化而成) 。
隸絶(善於寫隸書的高手);隸習(練習,演習);隸篆(隸書與小篆)
official script, 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隸的国语辞典解释
隸 lì ㄌㄧˋ
详细解释
名
1.古代称地位卑贱或供人役使的人。
唐 · 释慧琳《一切经音义 · 卷六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隶,贱属也,仆也。”
奴隶、皂隶。
2.一种字体。即隶书。相传为秦代程邈所创,由小篆减省而成。
3.姓。如汉代有隶延之。
动
1.附属。
唐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宋 · 苏轼《率子廉传》:“晚隶南岳观为道士。”
隶属。
2.学习。
明 · 汤显祖《紫箫记 · 第六出》:“俺将此词送到杜秋娘别院,隶习一番。”
隸的两岸词典解释
隸字的翻译
be subservient to; servant
zugeneigt, zugetan , anreißen, anzeichnen (V), Li (Eig, Fam), Radikal Nr. 171 = ergreifen, fangen, untergeordnet, untergeben sein, unterstehen
dépendre de, être subordonné à, esclave, scribe
レイ ライ リ レツ レチ しも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