禋字的意思和解释

yīn

⺭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798B 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 部

13 画

9 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4524125221121

yīn

jan1

3121.4

U+798B

E7A68B

IFMWG

PYSF

禋字概述

〔禋〕字拼音是(yīn),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3画

〔禋〕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示垔)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禋〕字仓颉码是IFMWG,五笔是PYSF,四角码是3121.4

〔禋〕字统一码UNICODE是U+798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31115,UTF8:E7A68B

〔禋〕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

禋的意思

yīn ㄧㄣ

基本解释

古代烧柴升烟以祭天:“以~祀祀昊天上帝。”

诚心祭祀:“不~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祭名。升烟祭天以求福。

,浩祀也。一曰精意,以享为 《说文》精意以享也。 《国语 · 周语》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克祀,以弗无子。 《诗 · 大雅 · 先民》

禋天(祀天);禋祀(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燔柴升烟,再加牲体或玉帛于柴上焚烧);禋柴(燔柴升烟以祭天);禋礼(升烟祭天之礼仪)

sacrifice to Heaven;

2.泛指祭祀 。

禋宗(祀六宗);禋樽(供禋祀用的酒杯);禋祠(祭祀)

sacrifice;

禋的国语辞典解释

yīn ㄧㄣ

详细解释

古代祭天的大典。参见“禋祀”2.条。

祭祀。

《书经 · 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国语 · 周语上》:“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三国吴 · 韦昭 · 注:“洁祀曰禋。”

禋的两岸词典解释

yīn ㄧㄣ

详细解释

1.古代祭天的礼仪。将牲体、玉帛放在柴上焚烧,使烟气上达于天。

郊禋、禋祀。

2.泛指祭祀。

禋字的翻译

offer sacrifice; sacrifice

aufopfern, Opfer (S)

イン エン まつ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