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字的意思和解释

⼟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589F 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 通用字

⼟ 部

14 画

12 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12121531522431

heoi1

4111.7

U+589F

E5A29F

GYPM

FHAG06 FHOG98 FHAG86

墟字概述

〔墟〕字拼音是(),部首是⼟部,总笔数是14画

〔墟〕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可拆解为(⿰土虚)组成,造字法是形声字

〔墟〕字仓颉码是GYPM,五笔是FHAG06 FHOG98 FHAG86 ,四角码是4111.7

〔墟〕字统一码UNICODE是U+589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十进制:22687,UTF8:E5A29F

〔墟〕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属常用字

墟的意思

xū ㄒㄩ

基本解释

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废~。殷~。~里(村落)。丘~(①废墟,荒地;②坟墓)。

土丘。

毁坏,使成为废墟。

同“”。

详细解释

名词

1.本作“”。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 《孔子家语》

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

big mound;

3.废址,故城。

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 《吕氏春秋 · 贵直》

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ruins;

4.坟墓。

墓。 《字汇》

墟墓(墟坟,丘墓,墓地)

grave;

5.乡村集市。

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所卖之。 《童区寄传》

墟市;墟集(乡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country fair;

6.场所。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诧宿于义,以游逍遥之 《庄子》

place;

7.村落 。

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乡间房舍)

village;

动词

1.毁为废墟。

今万乘之国,数于千,不胜而入。 《墨子》

ruin;

2.奴役。

通商而五印矣。 康有为《强学会序》

enslave;

墟的国语辞典解释

xū ㄒㄩ

详细解释

1.大土堆。

《孔子家语 · 卷六 · 执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唐 ·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

2.荒废的城市、村落。

《战国策 · 齐策六》:“破燕兵,复齐墟。”明 · 梅鼎祚《玉合记 · 第二十七出》:“闾里成墟,门庭易主。”

废墟、殷墟。

3.泛指村庄、村落。

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唐 · 王维《渭川田家》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4.农村定期的市集。

牛墟、赶墟。

毁灭。

《史记 · 卷四十一 · 越王句践世家》:“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墟的两岸词典解释

xū ㄒㄩ

详细解释

1.已荒废的城市或村落。

殷墟、废墟。

2.《书》泛指村庄、村落。

墟里、墟落。

3.农村中的市集。

赶墟、牛墟。

墟字的翻译

high mound; hilly countryside; wasteland

ruines

キョ コ あと おか